第(1/3)页
人群正中,朱允炆指挥手下,把一个大袋子打开,取出里面的各种调料。随后,又把一口铁锅放在了烧起的灶上。
“再加点柴。”他吩咐道:“卡尔!卡尔呢?把干柴加进去——哎,你这懒家伙,也不劈细一点。雅克,拿油。汉斯,你让大家好好排队,别往前凑。”
虽然嘴上一直不停,但他手里也没停下,显然已经相当熟练了。火焰旺起来之后,他便把油往锅里一倒,然后有条不紊地把调料和食材加进锅里,然后抓起手边的小铲子,炒起菜来。
不多时,这道菜便炒好了。雅克拿来个木盘子,把出锅的菜装好,端到旁边的大石头上。而这边,朱允炆看了下旁边的食材,皱了皱眉头。
“就只有这点了啊?香肠都没了?”
“那点香肠已经是他们村里压箱底的宝贝了,您昨天做的太好吃,他们才舍得拿出来的。”汉斯一手拿着个芜菁,一手抓着一袋胡萝卜:“今天就这点了。我都洗好了,您看怎么做?”
“哎,将就着也炒了吧。正好锅里还有点油。”朱允炆敲了下铲子:“赶紧切一下。”
“好嘞。”
汉斯走到旁边,把芜菁和胡萝卜都放在砧板上,拔出腰间的短刀,迅速切了起来。他刀工又快又稳,很快就完工,按照朱允炆的指挥,倒进了锅里。
这道菜也炒完,卡尔帮着熄了火,朱允炆等人开始收拾锅。围观的人也纷纷拿出餐具,凑了上来。
“大家排队,别乱挤。”汉斯在旁边帮着维持秩序:“别敲碗啊!人人都有份的。我们宫廷宴会,不能和要饭一样,乱敲碗的。”
“哦哦哦!”众人这才又想起之前说好的设定,连忙一本正经起来。
这个村子,之前还没有人来过,但他们做饭时的香气,迅速吸引了村民的注意。这里的人,之前只是听传言里,讲过大明最近活动的情况,结果亲身看到,发现人家连做饭都这么高级,立刻决定也要加入进来。
他们给朱允炆等人提供了食材,请他们帮忙处理。连他们推荐的餐具,也一并接受了。毕竟这帮人看起来就很会做饭,那人家推荐的配套工具和礼仪,肯定也是有道理的。
这边的村民都很穷,原本连餐具都凑不齐,别说什么礼节了。汉斯家里是个贵族,比他们的情况好一些——当然,按他的说法,贵族其实也好不了哪去,同样没有什么餐具。
他当年,也参加过大贵族的宴会,但就算那种场合,也只有最有钱的贵宾能用一下像样的盘子、杯子之类,其他人一般就是拿个木碗,装下粥了事。这些木头碗和杯子,都经常不够用,需要大家共享,轮流传着喝。
当然,还有个偷懒的办法,就是直接用干透的面包当盘子。这种做法相当普及,甚至在国王的宴会上都能见到,毕竟这东西,硬得也和木板差不多了……
各种刀子,是餐桌上的常客,因为这东西日常也经常要用,大家还是都会准备的。至于叉子之类,这个时代大概只有意大利地区,以及东罗马故地的希腊和小亚,才能见到了。从农夫到国王,大家都是直接下手抓的,甚至为此,产生了一套使用哪个手指头、以及如何使用的宫廷礼仪,来把贵族和平民区分开。
在朱允炆看来,这就显然过于寒酸了。哪怕要饭,至少也有个破碗,有双筷子吧?按理说,陶碗是远古时代的技术,筷子则干脆就是两根棍,都没有多少门槛,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连这都没有的。
大家的日子确实穷困,但基本的体面和尊严还是要有的。这种情况下,不去想办法解决餐具问题,反而琢磨哪个指头抓饭更高贵,已经穷酸到了滑稽的地步了。
为此,他很早就从罗马引进技术,找了块合适的地方,烧制陶碗。另外还推广筷子的使用,提倡大家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开始,接受教化,让自己文明起来。这次匆忙逃跑,没法携带餐具发给大家,但筷子这东西,哪儿都能做。所以,到这里之后,他们也很快教大家如何使用了。
“哎,这回有点狼狈,我刚做的旗子丢了,还有那些仪仗什么的,也全找不到了。不过还好,最后好歹是把这铁锅抢出来了。”朱允炆感慨道:“这东西可不简单,没有它,很多菜就不好做了。这样一来,都不知道怎么和当地人打交道。”
“上次没带锅,您做的那个汤也不错啊。西吉斯蒙德的宴会上请来的厨师们,都没人能做得这么好吃。”汉斯说:“而且,我是真没想过,还有这种讨巧的办法,能把普通食材也处理得这么好。我觉得,这才称得上是真正高超的技艺啊。”
第(1/3)页